2025年10月30日,OpenAI于本月初发布的视频生成应用“Sora”引发关注,其内置的一项名为“Cameo”的功能允许用户将特定人物的外貌融入AI生成的视频内容中,实现形象替换。然而,这一命名迅速引发法律争议。

一家运营同名平台的公司已就此向OpenAI提起诉讼,主张对方侵犯其注册商标权。该企业指出,“Cameo”作为其长期使用并依法注册的商标,已在市场上建立明确的品牌识别度,而OpenAI在同类数字服务中使用相同名称,极易导致公众误认或混淆,对其品牌价值构成实质性损害。
针对指控,OpenAI方面回应称正在审阅相关法律文件,并强调“Cameo”为通用词汇,不应被任何单一实体独占使用。该公司认为,词语本身的普遍含义不应成为商标垄断的依据。
原告公司首席执行官表示,在诉讼前曾多次尝试与OpenAI进行协商,寻求以非对抗方式解决争议,但对方未予回应,亦未停止该功能的命名使用。
值得注意的是,原告所运营的“Cameo”应用主要面向消费者提供个性化视频定制服务,用户可支付一定费用获得来自演员、运动员、网络创作者等公众人物的专属视频内容,服务定价区间约为35至4300元人民币,在年轻群体中具有一定市场基础。
相比之下,OpenAI所推出的“Cameo”功能则基于人工智能技术,核心在于通过模型生成实现人脸或形象的数字化替换,属于AI驱动的视频内容创作工具,技术路径与服务模式均与前者存在本质差异。尽管功能属性不同,但名称的重合仍引发了此次知识产权纠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