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方案(2023—2025年)》以来,黑龙江省知识产权局对长期以来高校和科研机构普遍存在的专利成果“不能转”“不敢转”“不愿转”“不会转”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精准破题,聚力攻坚,推动专项行动各项重点任务在全省落地见效。
截至目前,全省高校和科研机构4万余件存量专利“家底”基本摸清,108家国家专利产业化样板培育企业专利产业化能力逐渐提升,重点产业知识产权强链增效的方法路径更加清晰,企业累计备案专利密集型产品1920件,产品上年度销售额841.57亿元,专利转化运用效益取得阶段性成效。
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通报,2024年全省专利转让、许可4838次,同比增长21.10%,位居东北三省一区前列;全省专利、商标质押融资登记金额为72.71亿元,同比增长47.42%,位列东北三省一区首位。
一是统筹组织推进。牵头建立黑龙江省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推进机制,成员单位包括省发改委、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省工信厅等14个相关部门,制定出台《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推进机制工作方案》,建立“领导责任、工作推进、督导检查、考核评价”体系,闭环推进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确保各项任务落地见效。
二是打通关键堵点。举办东北三省一区专利转化运用对接活动,牵头建立东北三省一区专利转化运用战略合作机制,活动成效入选国家知识产权局2024年“知识产权服务万里行”活动优秀案例。出台《黑龙江省知识产权市场化定价和交易工作指引(试行)》,促进知识产权要素资源在更大范围内阳光合规、高效转化,为完善龙江知识产权市场化定价和交易机制提供制度保障。建设龙江普惠专利池,率先探索开展“先使用、后付费”的专利转化方式,114项发明专利许可53家省内企业免费使用,为企业节省经费近千万元。
三是完善运营体系。支持省工业技术研究院建设知识产权运营促进中心,批复省农科院吸纳76家涉农单位成立现代农业产业知识产权创新联合体,支持省交易集团建设科技成果和知识产权交易平台,依托哈工大、哈工程、省农科院及省内品牌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建设省新兴产业(商业航天、人工智能)、海洋工程、现代农业、生物、高端装备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逐步构建“1+1+1+5+N”的知识产权运营体系。上年度,各类知识产权运营机构累计开展专利转化对接活动100余次,促成知识产权转化775项,交易额超2.15亿元,有效提升专利转化活跃度,促进专利价值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