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浦东张江地区检察院成功起诉一起销售假冒飞机零部件生产刀具案。A公司发现从张某处采购的J品牌铣刀频繁断刀,经鉴定其中904把为假冒,涉案金额49万余元。警方立案侦查,张某初时狡辩,但经检察官引导侦查及核实证据后认罪。
航空航天零部件的结构复杂、精度要求高、材料加工难度大,因此对加工工具有更高的要求,加工工具一旦混入假货,不仅影响零部件生产效率、提高生产成本,也可能给飞行安全带来隐患。6月28日,经上海市浦东新区张江地区检察院提起公诉,法院对一起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飞机零部件生产刀具案开庭审理,并当庭宣判。
2023年7月,A飞机装备制造公司(下称A公司)在生产过程中发现,用于加工飞机零部件的J品牌铣刀断刀现象频繁出现,导致生产的零件报废,这些刀具是从张某处采购而来,遂于11月7日报警。公安机关于12月13日立案侦查。经J品牌公司鉴定,A公司库存的J品牌铣刀中有904把系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涉案金额49万余元。
因该案涉及重点行业、重点领域,今年1月,公安机关邀请浦东新区张江地区检察院提前介入引导侦查取证。
到案后,犯罪嫌疑人张某交代其确实向A公司出售了J品牌铣刀,但在审查逮捕阶段却辩称:“A公司的供应商不止我一家,在A公司仓库扣押的J品牌铣刀并非全部由我提供,还有另外两家供应商。”
张某的辩解属实吗?对此,办案检察官引导公安机关侦查人员进一步开展排查,对A公司与张某提及的另外两家供应商的购销合同进行核实,确认了另外两家供应商向A公司出售的均为自有品牌铣刀,并不涉及J品牌。
张某是从哪里进购的J品牌刀具?他是否知道销售给A公司的产品是假货呢?在办案过程中,检察官积极落实知识产权刑事案件权利人诉讼权利义务告知制度,主动联系权利人J品牌公司及其代理商,了解品牌商品销售模式及客户记录,并以此核实了犯罪嫌疑人的供述与辩解。
面对证据,张某终于认罪。该院经审查查明,2021年8月至案发,张某在明知上游供货商没有J品牌授权的情况下,仍从外市某商贸城档口进购假冒J品牌的铣刀,销售给A公司牟利,并在铣刀出现质量问题后,向A公司提供了伪造的J品牌公司质检单。
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铣刀,不仅侵犯商标权利人的商标专用权,而且损害品牌声誉和市场口碑,更关系到下游购买者的生产流程及产品质量,而A公司主营业务包括飞机大部件装配、飞机零部件制造等,使用不合格铣刀会影响飞机零部件的表面精度,严重影响飞机零部件的精准度、使用寿命。针对涉案铣刀造成的生产后果,以及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对J品牌公司造成的知识产权侵害,检察官多次向张某进行释法说理,最终,张某表示自愿认罪认罚。
4月15日,检察机关以涉嫌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对张某提起公诉。
在办案过程中,检察官积极听取权利人及其诉讼代理人意见,得知权利人要求犯罪嫌疑人赔偿经济损失并欲提起民事诉讼,为更加高效的帮助权利人挽回损失、实现司法效率最大化,检察机关建议权利人就犯罪嫌疑人的侵权行为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
法院经审理,以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判处被告人张某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三年,并处罚金25万元。
“对该案的办理,是我们对一体解决知识产权案件刑事打击和民事赔偿问题的有益探索。”检察官介绍,下一步该院将继续以专业、高质效办案推动争议解决,促进营商环境优化,为企业扎根浦东提供充足信心。